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1-12-01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主席总书记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主席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回望近代中国历史,自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引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历史深刻证明,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饱经磨难而风华正茂,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全党同志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查找党性差距、校准前进方向的丰富源泉,是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主席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量:

更多文章

26 2022-05

党史文化的红色内核

党史文化是党在理论学习与实际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懈奋斗和对自身发展的实际探索形成的,忠实记录着党的奋斗、发展足迹。值得注意的是,党史文化虽然在本质上表现的是党发展的过程以及其表现状态,但在实际定义中两者还是有所区别:从发展主体来看,党史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只是作为党的历史的表现方式而存在;而党的文化可以指导执政的方向,当然其存在主体侧重于文化层面,对于党的制度、体制上的安排缺乏一定的条理性,更多展示的是党探索奋斗的成果。可以说党史文化是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党文化形成的基础和根本。

27 2022-04

如何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是坚定青少年“四个自信”的永动机,是青少年坚守正确理想信念的坚强后盾,更是抵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永久隔离带。
08 2022-09

反腐为什么要强调“全周期管理”?

2022年6月17日,主席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这是主席总书记首次提出在进行反腐败斗争时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为我国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提供了新的指引。
30 2022-05

积极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可以把家庭家教家风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其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从而推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24 2021-09

北京出台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近日,北京市印发《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转发首都精神文明办等部门<关于北京市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以首善标准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25 2022-07

具有中国智慧的治党新路有哪些突出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和战略定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党的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的有机结合,提出了具有中国智慧的治党新路,跳出了历史周期率。
13 2022-04

弘扬优秀家风,建设新时代幸福家庭

弘扬优良家风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根。
28 2022-07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四种新表象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四种新表象
15 2022-06

主席总书记强调的“精神力量”

2013 年 3 月 17 日,主席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 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03 2022-03

让“廉洁意识”植入血脉灵魂

“廉者,政之本也。”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