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为百年辉煌铸魂

2021-10-20 作者: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全国两会上,主席总书记大力号召全体党员,从“四史”的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红色资源是富矿。历经沧桑,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惊天动地的建设史、披荆斩棘的改革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淬炼了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构筑起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在百年大党华诞之时,用光辉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谱系,用信仰之光谱写时代华章,恰逢其时。

  红色文化是革命基因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坐标

  红色历史之所以被铭记,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穿越时空的真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早已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和基因。红色历史发端于近现代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崇高追求之中。
 
  一路走来,党带领人民历经沧桑而百折不挠,风雨兼程却临危不惧。这就是伟大的革命精神赋予我们的强大动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抑或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还是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的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早已熔铸为共产党人红色文化的根与魂,成为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信仰之基、精神之钙、思想之舵。
 
  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因为党史中饱含着共产党人坚贞不屈、荡气长存的红色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红色文化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基本国情相融合而生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精神丰碑。它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追求、鲜明的人民立场、先进的政治品格,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理念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核。
 
  理想信念的坚定笃行是红色文化蕴含的立党之本、兴党之基、强党之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没有理想信念的坚定笃行,就没有夏明翰“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迈诗句。没有信念灯塔的照耀,就没有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的英雄气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艰险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而英勇献身的崇高信仰是无坚不摧的。因此,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疫斗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来说都中国共产党人压倒一切的精神辩证法的胜利。
 
  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精神谱系中,我们看到了艰苦奋斗精神更加广泛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折射出共产党人革命时期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品格,也意味着建设与改革时期艰苦朴素、力戒奢靡的生活作风。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因为艰苦奋斗不仅饱含着共产党人沧桑的历史基因,而且意味着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为共产党员对抵御安逸环境的一种高度的清醒和自觉。
 
  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文化,筑牢前进之魂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红色文化的生成、发展、凝练的历史。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光辉历程中用生命、鲜血、汗水磨砺而成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家国情怀。这些伟大的红色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根和魂,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筑牢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因为,我们的自信不仅具有传统的和历史的根基,更是指向民族复兴崭新未来的精神引擎。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高举红色文化的火炬,传承红色基因的内核,让红色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6 2022-06

如何建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当前未成年人保护仍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任重而道远。但这是一项神圣的“朝阳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月雨以传播党的先进文化为己任,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创新求实的精神、铸造精品的理念,将继续努力,积极参与各地区各部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竭力打造更多立体化、多元化的法治教育基地,协同各方更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14 2022-03

严守“三关”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不仅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抓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必须要严守领导干部“头雁关”、把牢党员干部“思想关”、严抓责任担当“作风关”。只有“三关”共严,关关紧扣,形成合力,才能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提升新境界。
14 2021-0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具有强大领导力执政力

8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文献以主席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阐释了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实践和成就。文献发布后,不但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广泛关注,也赢得国际人士积极评价。
26 2022-04

如何弘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优秀文化融合形成的现代文化,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政府不仅需要充分履行职能,还要丰富文化传播方式、注重人才建设,全面展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14 2023-03

敲响“逃逸式”辞职离职的警钟

近年来,在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辞职、离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引人关注。今年少数官员违纪案件也涉及逃逸式辞职、离职。
19 2022-09

行贿受贿犯罪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的动态特征以及它对人类事务影响的普遍性。它发轫于那种社会能够而且应当转变、变革是顺应人心的信念和心态”。而在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前行的方向。进言之,犯罪现代化治理程度是国家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从发生学上看,行贿和受贿是典型的对向犯,互以对方的存在为成立前提。但从治理学上看,行贿受贿犯罪的惩治却并非必然具有‘唇亡齿寒’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发生学是对事实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治理学则是对治理策略的主观选择。”这种主观选择与客观现实的偏差,可能有悖于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因此,要遏制行贿受贿犯罪的发生,不仅需要惩治受贿犯罪,同样必须惩治行贿犯罪。为此,2021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与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推动“受贿行贿一起查”做出重要部署,这有利于构建惩治行贿受贿的长效机制,也为惩治行贿受贿犯罪乱象提供了现代化治理利器。《意见》的出台是提升行贿受贿犯罪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及时雨”,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深刻反映了国家机关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伟大决心。
14 2022-03

重家庭 严家教 优家风

家庭、家教、家风是国之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港湾;家教是指家庭内道德、礼节的教育;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庭是家教的载体,家风是家教的反映,廉洁齐家是家教与家风的有机统一,好的家教家风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土壤和窗口,是培育家国情怀的摇篮和基石。
07 2022-04

抓深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抓深抓实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引领基层治理上的功能和优势,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30 2022-03

党建荣誉室:小展览蕴含大能量

党建荣誉室是展陈系统不可获取的力量,它既是加强单位组织思想政治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的场所,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还是对外交流、树立形象的平台。
08 2022-04

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新时代有志青年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少年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工作,使他们从心底普遍接纳理解并自觉遵守奉行,才能从根本上夯实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之基。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