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政治建军的一项战略任务

2021-10-22 作者:中国军网 来源:中国军网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中牢记使命、不懈奋斗,奋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新时代政治建军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近日,中央军委印发《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简称《纲要》)。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中牢记使命、不懈奋斗,奋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深远意义。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论述,落实《纲要》,必须把传承红色基因摆在重要位置,作为新时代政治建军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抓紧抓好。
 
  
  深刻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意蕴

  红色基因,集中体现我党我军性质宗旨本色,蕴含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信仰信念、先进的制胜之道、崇高的革命精神、优良的作风纪律,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习主席对传承红色基因高度重视,作出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举措,我们要全面学习理解,着力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时代特征。

  在定位上赋予新高度。习主席高度重视学史用史,反复强调要从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吸收营养、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进一步拓展深化了历史是“教科书”“必修课”“营养剂”等重大观点,鲜明提出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红色血脉”“红色基因”“独特优势”“传家法宝”等重大论断,要求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关系军队建设全局的系统工程抓紧抓好,从而在定位上赋予了其新的高度。

  在实践中激发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弘扬我军优良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传承红色基因要贯穿于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实践全过程,聚焦打造能打仗、打胜仗的精兵劲旅,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和备战打仗、军民融合等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方法举措上拓展新路径。习主席注重拓展新形势下发扬光荣传统、永葆革命本色的方法路径,明确提出了许多切实管用的真招实策。强调要坚持不懈加强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官兵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准确把握传承红色基因的着力重点

  人民军队9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红色基因传承弘扬的光辉历史。习主席深刻总结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的忠诚于党、理想信念、改革创新、战斗精神、革命纪律、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为我们指明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着力重点。

  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从建军之日起,崇高理想信念的灯塔就指引人民军队一路向前。传承红色基因,必须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深学笃信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席强军思想,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巩固爱民为民、军民团结的特有优势。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人民军队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战争伟力的深厚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坚持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人民子弟兵。

  积极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途径

  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政治建军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深刻领悟习主席高度重视传承红色基因的深远考量,站在确保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的高度,充分认清抓好红色基因传承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强化政治责任,摆上重要位置,狠抓工作落实。

  在激活传统资源中传承红色基因。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锐意创新的发展史,蕴藏着丰富的红色传统资源。要把激活传统资源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对本单位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战争智慧、指挥谋略、制胜招法、革命精神等红色资源的挖掘、收集和整理,让红色印记成为处处跃动的符号。采取点面结合、共建共享的方式,与驻地联合修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纪念场馆。建设党史军史信息资料库,开发网上全维虚拟浏览系统,使红色资源触手可及、方便易学。

  在强化教育引导中传承红色基因。要把培养红色江山的忠实捍卫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强军事业的自觉实践者作为教育引导的根本目的,在设计理论学习、辅导授课、配合活动等具体环节时,都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坚持从阅读党史军史做起,在理清发展脉络中增强理论认知。要把增进官兵的情感共鸣作为着力点,引导官兵把继承优良传统与深化改革、献身强军实践、实现自身成才成长相结合,在一件件具体而生动的史实中,感悟历史、接受教育。

  在文化感染熏陶中传承红色基因。我党我军创造和积累的丰厚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是抓好传承最直接、最生动的教材。要把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作用作为重要途径,让官兵通过形象直观的教育方式、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接受教育和熏陶。利用重大纪念日节庆日、重要专题教育、执行重大演训任务等时机,组织官兵开展丰富多彩的重温红色经典活动;制订军队红色经典对外交流推广计划,遴选有代表性的军事题材经典作品进行多语种翻译、出版、播映、展示,利用多种渠道和平台向外推广、向世界推介,增强官兵传承红色文化的自信自觉。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2 2023-06

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3 2022-07

高度重视军史场馆建设

“军史场馆是体现部队红色血脉传承的重要教育基地,承载着宣扬革命传统、巩固思想阵地、推进建设发展的重大政治责任。”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的谢正谊代表围绕进一步加强军史场馆建设提出了他的想法。
23 2022-05

用实际行动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对党员干部来说,党史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要以实际行动学出思想、学出自信、学出智慧、学出担当。
03 2022-08

中国古代法文化中的警示观点

悠悠四千多年的法文化中,记载了古圣先贤对于法的价值、法的功能、法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如何发挥法的治世之具的作用等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其中,以先秦儒法二家最具代表性。其用语的概括、观点的犀利、鞭辟入微的分析, 显示他们的睿智和使命感, 今天读来深感许多观点不仅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性,而且还具有警世恒言的价值。
10 2022-11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廉洁文化建设的措施》,助力军队廉洁文化建设

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军委联指总指挥主席8日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表明新一届军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鲜明态度。他强调,全军要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加快提高打赢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廉洁文化建设的措施》。这是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加强全军从严治党、推进军队反腐的新举措,也为加强新时代军队廉洁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路径。
21 2022-04

“六个一”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六个一”为抓手,推动清廉机关建设往深里、往实里走。

29 2021-12

干部拒绝提拔是不守政治规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10 2022-03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25 2022-07

具有中国智慧的治党新路有哪些突出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和战略定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党的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的有机结合,提出了具有中国智慧的治党新路,跳出了历史周期率。
19 2022-09

如何构建红色展厅的叙事语言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如何让参观大众都能够真正走进一个展览,并得到很好的心流体验,是摆在策展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