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教育展厅审美标准的思考

2022-11-14 作者:一滴水 来源:三月雨

  审美标准(aesthetic criterion)是指用以评价对象审美价值的尺度。人们在审美评价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某种尺度去衡量自己审美的对象。由于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的不同,人们对审美评价尺度的把握和评价所得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社会向青少年传递什么样的审美观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塑造,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202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第十一套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部分网友表示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担心会影响孩子审美发展。

  经查,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整体画风不符合大众审美习惯,部分插图人物形象比较丑陋,精神风貌不佳,没有恰当体现出我国少年儿童阳光向上的形象。二是不严肃规范,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插图数量过多,部分插图制作专业水准不高,个别插图存在科学性、规范性问题。三是不细致准确,部分插图容易引人误读。部分插图绘制粗糙,一些线条绘制和元素选择不当,图片比例不协调。同时也发现网上传播的一些问题插图并非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全面排查整改。

  一个人最开始接受的教育,很有可能会伴随这个人的一生。青少年价值观之于中国社会就如同扣第一颗纽扣之于穿衣一样重要。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在逐渐的成长,就如同是一张白纸,来由外界社会去渲染,去涂抹。可由于青少年自身没有足够的阅历与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思想不够成熟,缺少积淀,容易产生跟风随大流,价值观不够稳定的结果,社会各界都应该倾注关心和帮助。

  在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上,过去一直由学校扮演主要角色,但审美是具有实践性的认知活动,日常生活才是美学的“根基和寓所”。因此,审美教育应走出校园,融入日常生活。应鼓励引导青少年在饮食起居、服饰妆容、乐舞书画、游学娱乐、礼尚往来、民俗节会等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提升对美的鉴赏力、领悟力,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专业从事党性教育、党风廉政教育、青少年教育、思政教育、红色文化等各类教育主题展厅建设的集团化运营单位,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青少年展厅。

  例如,由三月雨集团承建家庄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建筑面积约 6000 平方米。基地分为六大展区,分别为:“警示篇”、“明法篇”、“预防篇”、“自护篇”、“修德篇”、“明行篇”六个篇章。综合运用教育、感化、挽救等措施,培养青少年的良好品行,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基地主题为“关爱明天 守望未来”,以“护航”为立意,为每一个迷失在人生路口的未成年人校正航向,指引他们谱写美好人生。序厅以“四季”为创意主旨,寓意检察机关一年四季对青少年全方位的呵护,同时又可让人联想到人生之四季,少年如春,青年似夏,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播下希望、勤奋耕耘,才能收获精彩的人生。

  基地综合运用展板、视频、浮雕、圆雕等不同的表现元素,提高布展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效果。以深刻翔实的案例剖析、图文并茂的知识讲解、生动逼真的场景设置、极富感染力的互动体验、打动人心的视频短片以多角度全方位的为青少年呈现了一场别具匠心的法治文化大餐。基地集安全、法治、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增强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针对性、直观性和便捷性。场馆内,既有以案说法的生动案例,又有场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多种活动实践,用详实的文字材料、海量的图片和丰富的视频资源再现了百余例典型案例,给与未成年人直接的视觉冲击,又能触动未成年人内心的心灵震撼,进而引发未成年人的深层思考,最终实现警示教育的目的。基地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宏大、技术最先进、形式最灵活、内容最丰富、互动最多样的综合性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基地,既面向广大中小学生、未成年人,又面向广大老师、家长,是集实践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新平台。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重拾民族审美自信,从大处讲关系到国人文化自信的建立,从小处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方式统筹推进。下一步三月雨在包括青少年展厅在内的各类展厅的设计建设中,将注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设计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的展厅。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确保展厅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整体风格上要力求呈现“时代感”,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相关素材,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中国风格,体现中国特色,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阳光、向上、愉悦的精神面貌,整体风格上要力求呈现“中国风”,采用中国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凸显中国人的艺术追求。

  三是坚持大众主流审美取向,清新雅正,简洁大方。丰富表达形式,避免生硬说教,坚持以情动人,坚持效果导向,突出美学的时代性、创新性、整体性、系统性,在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思想、文化与启蒙等多重语境中展现其丰富多元样态。

  四是遵循青少年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贴近生活。整体风格上要力求呈现青少年的“精气神”,形象设计既追求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又贴近现实生活,注重表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帮助青少年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三月雨的作品以追求真善美为最高原则,参观、欣赏三月雨的作品,将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来源:一滴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浏览量:

更多文章

08 2022-09

好家风要“有模有样”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犹如无处不在的空气,弥漫在家庭的每个角落;犹如绵绵细雨,滋润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和家庭层面说,家风影响着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生活,浸润着家庭成员的精神和心灵,对家庭中每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生活方式等都有深刻影响;从社会和国家层面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因此,主席总书记特别关心家庭、家教和家风,多次在讲话中谈及家风,如:“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有5处提到家风,可见家风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21 2022-06

中国古代法文化中的警示观点

悠悠四千多年的法文化中,记载了古圣先贤对于法的价值、法的功能、法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如何发挥法的治世之具的作用等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其中,以先秦儒法二家最具代表性。其用语的概括、观点的犀利、鞭辟入微的分析,显示他们的睿智和使命感,今天读来深感许多观点不仅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性,而且还具有警世恒言的价值。
15 2022-09

当代中国的国防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当代中国的国防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爱军习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
10 2022-01

惩治腐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刻不停的强烈信号。
08 2022-09

“创新原来可以这样做”|三月雨举办主题分享沙龙活动

9月1日中午,三月雨举办的“创新原来可以这样做”第一期分享沙龙活动在集团211会议室如期召开。集团各部门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11 2022-03

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永远在路上

全面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松。
14 2022-04

创新形式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接续奋斗。所以,在广大青少年中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青少年斗志、明确青少年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凝聚磅礴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青春智慧、砥砺奋斗品格,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具有深远意义。

19 2022-09

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程序方法是怎样的?

纪检监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的监察部门行使的两种职能。
18 2022-07

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五条基本经验

历史经验表明,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 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不断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的建设管党治党的永恒课题常抓不懈,激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
12 2022-10

踔厉奋发担使命 以拼搏实干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金秋十月,秋日暖阳,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在北京隆重开幕。全国人民翘首以待,全世界的目光汇聚于此。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