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03-23 作者:云理轩 来源:人民日报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我们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把基层宣讲阵地建设成为团结教育引导基层群众的精神家园。

  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主席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一个重要环节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回应基层所想、群众所惑、百姓所盼,讲出“百姓味道”“时代味道”。既要讲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理”,又要讲如何解决一家一户实际问题的“小道理”;既要聚焦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主题,又要聚焦关系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话题;既要有集中统一的权威宣讲,又要有为不同受众量身打造的个性化宣讲。紧扣老百姓关切点,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突出形势政策宣讲,契合广大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关切,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当地各项事业发展实践相结合。讲清楚党的初心使命,把来之不易、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展示给群众,把干事创业、开拓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给群众,把群众需要的知识传授给群众。
 

  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主席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受众差异化要求宣讲分众化,新时代理论宣讲对宣讲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建好用好各类宣讲队伍。打造专家型宣讲团,突出宣讲权威性。高标准组建宣讲队伍,按照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熟悉省情民情、宣讲经验丰富的标准,通过精心遴选,组建由主要领导干部和资深专家教授组成的宣讲团,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阐释宣讲。用好地方特色宣讲品牌,发挥基层宣讲品牌在引导群众、鼓舞群众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唱主角,发挥优秀青年、英模人物、驻村干部、烈士亲友等群体的作用,组建基层品牌宣讲队伍,注重贴近地方实际,贴近当地干部群众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讲活动,扩大宣讲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宣讲“接地气”“冒热气”。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组建少数民族宣讲队伍,充分吸纳熟悉党史和党的民族政策、能用民族语言宣讲的人员,开展“双语”宣讲,让民族干部成为推进理论大众化的行家里手和理论宣讲的主体。
 

  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主席总书记强调:“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需要在宣传方式上不断创新。在民族地区开展理论宣讲,要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注重宣讲艺术。一是增强宣讲鲜活度。基层宣讲要注意满足群众需求,努力做到通俗易懂讲道理、务实有效解困惑。我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党的创新理论、党史故事、发展成就编排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结合“送戏下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推进理论传播。二是增强宣讲灵活度。把理论宣讲和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用好民族节庆活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创作编排一系列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文艺作品,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把挖掘弘扬民族历史文化、习俗文化、生态文化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推进理论传播。三是增强宣讲贴近性。高度重视面向青少年的宣讲,将理论宣讲与学校思政课相结合,组建“云岭青年宣讲团”“红领巾巡讲团”等各类宣讲团,深入青少年中进行宣讲。同时,打造青少年自己的宣讲舞台,让孩子带动孩子、带动家庭。
 

  解决好“在哪讲”的问题。主席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理论宣讲同样如此,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在基层民族地区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要因地制宜用好各类场地、激活各种资源。一是用好红色资源。充分用好地方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等资源,深入挖掘讲好我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宝贵精神,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扬好。二是灵活选用宣讲场所。结合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将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城市广场、公交车上,灵活运用座谈会、田埂会、火塘会乃至送“讲”上门等形式,对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宣讲。三是拓展网络宣讲阵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理论宣讲,将大讲堂与微课程相结合,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需求,创作推出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融媒体产品,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5 2022-09

《了凡四训》在家风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了凡四训》文字出自明代“通儒”、王阳明再传弟子袁了凡之手,由后人辑录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与“谦德之效”四篇哲文。几百年来,该书之所以历久弥新、为人信从,不仅在于它的言辞说教,更在于它的实践准则;不仅在于它的励志取向,更在于它的人文智慧;不仅在于它的劝善特质,更在于其中蕴藏的时代价值。
28 2021-12

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

近日,主席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02 2023-02

三月雨:引导年轻干部系好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

生逢伟大时代,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大批年轻干部通过锻炼和培养迅速成长起来,保证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然而,极个别干部在人生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走上了以权谋私、满足私欲的歪路邪路,不仅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失,更毁了自己的一生,令人扼腕叹息。
10 2022-06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三大科学内涵解析

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必须抓住三个关键词,即治、严、全;把握三个层面的要求,即关键在治、要害在严、根本在全。关键在治,讲的是任务,回答的是全面从严治党“干什么”的问题。要害在严,讲的是要求,回答的是“怎么治”的问题。根本在全,讲的是路径,回答的是“如何从严治党”的问题。
12 2022-05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文化自信

红色基因为文化自信系统化构建、传承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我国,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的过程正是红色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注重红色基因的良好传承,重视对红色基因的创新利用。

  
26 2022-04

创新党建工作 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前进的“发动机”,是永葆党建生机与活力的“动力源”,是全面提升党建管理水平的“加速器”。
04 2022-03

在学习党史中铸牢青年理想信念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主席总书记勉励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引导青年铸牢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的磅礴力量。
23 2022-06

思政教育基地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办好思政课,是主席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07 2022-07

主席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有哪些重要原创性贡献?

主席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十分丰富、十分深刻、十分全面,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旗帜、行动指南。这一战略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 会主义学说的原创性贡献,就是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24 2022-08

人物纪念馆展览设计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博物馆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下,博物馆不仅作为地区文化发展程度、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更是作为文化艺术的展示窗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物纪念馆属于博物馆体系的范畴,是纪念历史精英人物的专题性博物馆。相较于一般博物馆而言有着鲜明的个性,通过营造特殊的展览环境、明确的展陈主题向参观者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传达历史人文精神,从而使参观者被感染、被触动。人物纪念馆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是以科研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学术性的起点之上。同时人物纪念馆特有的精英性、学术性特点,使其在公众性上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充分结合这些特殊性,使人物纪念馆在博物馆展览中独树一帜。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