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2022-02-10 作者:景俊海 来源:人民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必须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百年奋斗史启示我们,只有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加强政治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
 

  我们能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决议》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重要内容,放在首要位置。
 

  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这一首要任务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好、维护好“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决议》指出:“党确立主席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砥砺奋进中,主席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惊涛骇浪中坚如磐石,风险挑战中运筹帷幄,充分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确立主席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
 

  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自觉同党中央对标对表,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省级党委要上承党中央、下启市县乡党委,努力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决不能出现党全面领导的“盲区死角”、决不能出现党的理论和政策覆盖不到的“真空地带”。吉林省建立定期听取市级党委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工作汇报机制,编制运用《地方党委工作手册》《领导干部工作手册》,坚决纠正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
 

  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下力气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战斗堡垒。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分类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农村党建更贴心、城市党建更精彩、国企党建更扎实、机关党建更奋进,努力绘制政治引领、各具特色、培基铸魂的基层党建生动画卷。
 

  坚守政治方向,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挺起共产党人精神脊梁。
 

  强化理论武装。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汲取丰厚的滋养、体验真理的味道,进而启迪政治智慧、启发实践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贯彻主席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建立贯彻主席总书记考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总施工图”“分施工图”,执行月调度、季检查、年回看制度,以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工作法抓好落实。
 

  筑牢信仰信念信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党员、干部必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坚持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通过开展经常性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度挖掘东北抗联、“四战四平”、“四保临江”等红色资源,使之成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活教材”。
 

  走出振兴发展新路。主席总书记五年三次考察吉林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始终牢记主席总书记嘱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职责使命。加强战略谋划,深入开展全方位对口合作、多层次战略合作、紧密型专业合作、前瞻性共建合作、开放性国际合作,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新能源、新汽车、新材料、新农业、新旅游、新电商“六新产业”和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四新设施”,打造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夯实政治根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决议》指出:“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力量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清醒认识“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的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我们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培树“严新细实”优良新风,全面落实省委常委分片包保责任制,持续开展部门包保帮扶、选派驻村干部工作,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接访下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以良好作风取信于民。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依然艰巨,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涵养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要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让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勇于自我革命。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吉林省建立省管新任职干部廉政勤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季度集体谈话制度和省委书记年度集体谈话制度,建立省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与各市(州)党委书记“一对一”谈话、省委书记与“一把手”集中谈话制度,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深化“以案促改”,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强化政治把关,确保选人用人工作的正确方向,注重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坚决把政治上的“两面人”挡在门外。坚持事业为上,拓宽用人视野,实施“强基培苗”工程,夯实基层基础人才支撑,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育力度。坚持从严把关,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监督,严肃查处任人唯亲、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努力确保干部队伍纯洁。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好、维护好“两个确立”,把“两个维护”摆在首位,坚持“五个必须”,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好人主义、圈子文化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6 2022-06

如何建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当前未成年人保护仍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任重而道远。但这是一项神圣的“朝阳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月雨以传播党的先进文化为己任,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创新求实的精神、铸造精品的理念,将继续努力,积极参与各地区各部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竭力打造更多立体化、多元化的法治教育基地,协同各方更好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26 2022-04

如何弘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优秀文化融合形成的现代文化,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政府不仅需要充分履行职能,还要丰富文化传播方式、注重人才建设,全面展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23 2021-11

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的生命所在,是我们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造千秋伟业的关键所在。
08 2021-11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政治“三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蕴含着深邃的理论“宝藏”、宝贵的理想“富矿”、充盈的动能“储库”。
24 2022-08

人物纪念馆展览设计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博物馆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下,博物馆不仅作为地区文化发展程度、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更是作为文化艺术的展示窗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物纪念馆属于博物馆体系的范畴,是纪念历史精英人物的专题性博物馆。相较于一般博物馆而言有着鲜明的个性,通过营造特殊的展览环境、明确的展陈主题向参观者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传达历史人文精神,从而使参观者被感染、被触动。人物纪念馆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是以科研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学术性的起点之上。同时人物纪念馆特有的精英性、学术性特点,使其在公众性上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充分结合这些特殊性,使人物纪念馆在博物馆展览中独树一帜。
18 2022-01

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之“监督篇”:利剑高悬 标本兼治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保证,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
29 2022-06

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传承和弘扬了党的建设宝贵历史经验。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了管党治党的政治内涵。
20 2022-06

建好廉洁教育基地 筑牢“三不腐”的思想堤坝

6月17日,主席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06 2022-05

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08 2022-09

村史馆建设的一点思考

2022年8月16日,新华社发布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第十一部分“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第三项“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明确强调:“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