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2022-02-14 作者:张浩 来源:人民论坛网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之源。只有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才能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伟大建党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伟大建党精神首先要表达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指导思想及其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不断推动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远大理想和最高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指引着共产党人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李大钊信仰坚定,笃定“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夏明翰身陷牢狱坚贞不屈,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写下“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言壮语;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发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铮铮誓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用奋斗和拼搏、奉献和牺牲、热血和生命,铸就了我们党不朽的精神丰碑。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历史和人民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命运与共,义无反顾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团结带领人民跨过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这份初心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今天,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走向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赶考之路。这正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当此之时,必须时时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感悟初心、激发使命,在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砥砺使命,从而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就是指共产党人为理想献身、舍生取义的不屈风骨;英勇斗争,就是指共产党人为了救国救民、民族复兴,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主席总书记指出:“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遭遇了无数艰难险阻,经历了众多生死考验,付出了巨大惨烈牺牲,始终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丰碑。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例如,面对白色恐怖,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坚定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被捕后,他慷慨陈词:“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陈延年被捕后宁死不屈,刑场上昂首挺胸拒绝跪下,高呼:“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湘江战役中,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全师不足1000人与十几倍于己的强敌鏖战四天五夜,为红军渡江赢得宝贵时间,伤重被俘后在担架上自己绞断肠子,壮烈牺牲。革命先烈们展现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百年来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并取得斗争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新征程上必将成为激励全体党员干部战胜风险挑战并实现最终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就是忠于党的革命事业与所在阶级。主席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不负人民,就是不负人民的选择和重托。对党忠诚就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要求对党忠诚。“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久经磨难而本色不改,历经艰险而斗志更坚,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永远忠诚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不负人民的重托。100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例如,孔繁森在西藏十年,一心为民,仅留下8块6毛钱的遗产,但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豪言壮语;谷文昌忠诚于党,实干为民,经常说:“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终生”;“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用自己的一生,坚守和践行着“服从组织安排,听党的话,跟党走,艺术工作者要服务于人民”的信念;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临照申请入党时已经年过七十,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我的年龄确实大了些,但还想以有生之年在党的领导下,接受党的教育,能为人民做些事。为人民尽忠是不限年龄的”。可以说,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已成为一种精神基因深深融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之中,体现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行为风范之中。

 
来源:人民论坛网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4 2022-06

廉洁文化展览的“三种个性”

作为展示空间,廉洁文化展览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塑造心灵之美,它依托于对高尚精神的追求和独特的文化表达。因此,廉洁文化展览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其作为文化展示与讲述地的共性,也要凸显在地廉洁文化的个性。
09 2022-08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向度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腐败融入管党治党全局的战略设计,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主席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就是要将正风肃纪反腐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约束、促进治理成效贯通起来,用好“四种形态”, 深化标本兼治,把惩治的威慑力与制度的约束力、政策的感召力、文化的影响力叠加起来,一体推进,同向发力。
29 2021-09

主席总书记论英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16 2022-05

继往开来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党员干部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把作风建设长期抓下去,要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传承优良作风,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13 2022-09

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六大亮点

一是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是人民法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巡回法庭的设立对于保障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促进司法公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19 2022-09

如何构建红色展厅的叙事语言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如何让参观大众都能够真正走进一个展览,并得到很好的心流体验,是摆在策展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17 2021-12

廉洁自律,要在“慎”上狠下功夫

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而要将这个防线筑牢筑固,就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在“慎”上狠下功夫。
08 2022-08

2022 年政治监督工作的重点

2022 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战略部署, 对强化政治监督提出明确要求。
08 2022-09

《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文学性与情绪情感、表达手法、场景氛围、气韵节奏紧密相关,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24 2022-10

学习二十大:跳出历史周期律

主席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什么是“历史周期律”?为什么说党的自我革命是“第二个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下。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