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的育人探索实践

2022-10-10 作者:柳夏 来源:三月雨

  校史馆,承载着一所学校发展历程中教学、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成绩,形成了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宝贵资源,是学校重要育人基地。

  由于具有直观化、丰富性、亲历感的特点,校史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本校的校史馆建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校史馆建设已然成为彰显本校办学历程的最佳表现方式,并且更能展现出学校从建校至今的历史底蕴。

  近年来,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参与了多所校史馆的设计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史馆建设过程中,除了需遵循基本的展陈方案和创新的一面外,更重要的是展现学校的历史文化脉络,将校史馆建成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学校中,能够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校史是学校的文脉传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伴而生,既凝聚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又具有鲜明的特质,是学校重要的育人源泉。

  为充分发挥校史馆的育人功能,三月雨在建设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理念,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我们认为,校史馆的育人功能,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弘扬学校传统文化

  一所学校,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历史的过往在哪里?其实非常重要。在校史馆,可以知文脉承接,源远流长;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与校友跨越时空,青春相通。在校史馆,可以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见师严道尊,群英荟萃;可以和前辈切磋琢磨,砥砺前行……

  校史馆的建成,促进了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校史全面生动地展示学校办学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的极好教材。校史中丰富的爱国爱校内容,是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也会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教育导向作用。

  让学生真正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真挚的爱国爱校之情,理论教育是必要的。但是,通过让学生真实感受学校发展史,让学生零距离了解学校一代代耕耘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步步由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对学生爱国爱校情感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理论教学所达不到的。另外,很多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不少爱国爱校的模范人物,这些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与非凡业绩,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从而产生爱国爱校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提供思政教育素材

  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是其进一步发展及教育教学、管理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从校史中提炼出学校的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四史”教育工作中,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等。
 

  三月雨在校史馆的建设中,把校史资源和党的理论创新、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深度融合起来。同时,利用好校史馆第二课堂的作用,作为“四史”教学场所,让师生员工在忆校史中知“四史”。通过校史中的历史人物、先进事迹和珍贵影像资料的学习,将鲜活的校史文化与“四史”逻辑、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提升“四史”的宣传教育效果。

  把思政课开进校史馆,是在创新思政课内容和形式上做出的新探索,是实现思政课从有意义到有意思的有益尝试,是推动“学-思-践-悟-化”立德树人闭环的有效途径,更是引领学生从校史学“四史”的生动实践。

  把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紧密结合育人理念、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思政元素,找准校史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将校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教学与运用,从而不断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素材、注入新活力。

发挥文化遗产价值

  校史文化因其真实性而成为可靠的历史见证,作为见证,校史文化成为人们借鉴历史的参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每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能够成为代表其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的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精髓之一。研究和保护校史文化,本身就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史和教育史的再认识,其价值不言而喻。

  校史文化是基于校史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积淀,校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其具备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对于学校文化育人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在被创造、被建构。随着对校史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校史文化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必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而且历史、艺术、科学的教育功能在校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更为突出。

  校史是一部饱含文化密码和精神特质的生动画卷。校史之于学校,如国史之于国家,是师生和校友重温初心、寄托人文精神的心灵故乡。三月雨将谨遵文化育人的使命,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育人元素,把校史资源这一宝贵财富转化为独特的育人资源,增强时代新人培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与感染力、吸引力,让校史馆的教育功能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柳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月雨”,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浏览量:

更多文章

06 2022-05

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08 2022-09

从哲学角度思考廉洁文化宣传

哲学是我们党执政的思想根基。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作为思辨的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知识的概况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以特有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我们高度概况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立党执政的思想根基。
07 2021-10

新中国史之七

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即将开启。
16 2022-02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两个维护”,让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成为每一个机关单位、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基本操守。
12 2024-11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了由三月雨协助建设的沛县廉政教育基地

11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基层风采”栏目,以“江苏沛县:打好廉洁教育“组合拳””一文,对三月雨协助沛县纪委监委建设的沛县廉政教育基地进行了相关报道。
11 2022-03

弘扬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治国理政模式,法治文化则是一个社会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
13 2022-01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
24 2022-11

三月雨:服务北京2022年红色旅游景区(点)陈列布展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6 2022-08

古代家训文化源流探微

“家训”是指家庭内部的规训,即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 长对族人的直接训示、亲自教诲,也包括兄长对弟、妹的劝勉,夫妻之间的嘱托等。在我国古代,作为一种家庭教育的形式,它是维系和发展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
25 2022-04

以党风廉政建设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以党建创新助力科技创新,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致力于党建工作和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紧紧围绕科创中心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创新大潮一浪高过一浪。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