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规治党的三条宝贵历史经验

2022-08-01 作者:杨德山 来源:三月雨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创建时仅有 50 多人的政党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坚持依规治党是重要因素之一。坚持依规治党,就必然要求遵守党的章程和各种法规制度,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诚如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宝贵经验时指出的那样:“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又诚如 1964 年 10 月周恩来对此进一步阐释的那样:“毛泽东同志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是决定党能否坚持革命、战胜敌人、争取胜利的首要条件。” 总结百年来依规治党的历史经验,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以科学的思想理念和方针原则制定党内法规制度

  有规可依是依规治党的前提条件,而党内法规制度的建立必须依照科学的思想理念和方针原则来进行。其中至为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制定党内法规制度的基本要求。100 年来,党章(党纲)均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地位。这不但对制定党章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依据党章制定其他党内法规制度,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以党的思想路线为遵循。党的思想路线是党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所遵守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也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思想依循。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表明,举凡党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根据时势的发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从党章到细则的党内法规制度及时进行立、改、废、释,党内法规制度就能保持生机活力。如 2013 年 8 月至 2014 年 11 月,党中央废止了从新中国成立至 2012 年 6 月期间出台的 1178 件党内法规中的 322 件,宣布失效 369 件。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4 月,党中央对党内法规制度文件又废止 54 件,宣布失效 56 件,修改 8 件,同时,对 14 件涉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中央党内法规作出一揽子修改。这些举措回应了与时俱进修改党内法规个别规定的需要,兼顾了保持党内法规整体稳定性的要求,为坚持依规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三,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党内法规制度直接为管党治党服务。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全党人人有责。因此,党内法规制度的建设必须依靠、相信党员群众以及党外群众。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些 人照搬照抄联共(布)经验制定党内法规制度,脱离了中国实际,脱离了群众,不仅没有起到管党治党的作用,有的还具有反面作用。抗战时期,我们党汲取经验教训,通过整风运动树立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制定了一批符合革命实际的党内法规制度,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保障。当然,实践也反复证明,举凡实际作用明显且具有生命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制定部门都是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总结经验、试点试行后,才予以正式颁行的。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须遵守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任何一项具体的党内法规制度都需要由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经过认真的集体讨论、修改后才能出台生效。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例,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 3 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 2 次会议分别审议文件稿,再经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表决通过,然后才颁布施行。

  二、坚持以严格的要求执行党内法规制度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脱离了严格的执行,党内法规制度只能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贴在墙上的招贴、挂在嘴上的话语。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党内法规制度保障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的作用。

  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党内曾经一度受到“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严重干扰。在这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员坚持真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在组织内部阐明自己的观点,同错误主张作坚决斗争,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权威。最终,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同志的认可和支持。遵义会议的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也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按照党的法规制度,开除了叛党投降国民党的张国焘的党籍。毛泽东在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作政治报告,专门强调党的纪律问题,“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要求一般党员和党的领袖人物均应严格遵守执行党的纪律。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持续探索和不懈奋斗,党内法规制度已日趋完善,党的执纪执规机构日趋健全,执纪执规效果显著。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委严格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精简调整机构, 把力量集中到主责主业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相关问题,处理违规违纪党员干部;以强有力问责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的局面;实现巡视一届任期全覆盖,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等。由此,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也顺利向前推进。

  三、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无禁区

  党内法规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与执行过程中能否坚持党内法规制度全覆盖紧密相关。党的二大制定的党章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一些党员因反对党的政治路线和主张,进行非组织的派别活动,并对党中央的多次警告置若罔闻,从而被开除出党。这就是因为他们违反了最基本的党的组织纪律。后来,党将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不得组织或参加派别活动列为党员义务。全面抗战初期,毛泽东在严肃党的纪律方面,提出“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三反”运动中,党中央毅然批准枪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领导干部刘青山、张子善。毛泽东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更多的干部、党员腐化堕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规定:“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给违犯纪律的党员以应有的批评或处分,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除出党。”党的十九大最新修改通过的党章也规定:“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严格贯彻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无禁区这一原则,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党内没有“特殊”党员。所有的党员,无论出身如何,资历长短,贡献大小,有无职级,职级高低,均须以普通党员身份,按照党内法规制度要求,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参加党的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

  第二,党内法规制度的平等原则体现在追究违规违纪责任不受时空的限制上。在空间上,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行动,如2014 年以来,公安部牵头开展“猎狐”行动,一批违法违规违纪的被通缉者纷纷回国归案。在时间上,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如内蒙古自治区于 2020 年上半年开展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涉煤领域腐败“倒查 20 年”,对当地以至全党持久净化政治生态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不能用公民在国法面前平等的原则降低党员在党规党纪面前平等原则的要求。我们党还在局部区域执政时,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高等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应邀在陕甘宁边区中共县委书记联席会议上讲话,从党是领导力量、党员是先锋队成员的角度,明确提出“党员犯法,加等治罪”的主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教育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发挥模范作用,不得把自己视为凌驾于国法之上的特殊公民,也不能仅仅以守法的标准要求自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被写入了新时期之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党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些都意味着,党员在社会活动中不得借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放松党规党纪对自己更加严格的要求。

  当然,无论是科学立规,还是严格执规,都是依规治党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但是,要想使依规治党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基础而又艰巨的工作是使全体党员自觉地养成遵守党内法规制度的习惯。而这又要从党内法规制度的日常教育做起。我们党是特别重视学习教育的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关注党员对党内法规制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主席高度重视党章党规的学习工作,先后多次发表相关讲话和重要论述,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2016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明确要求全党学习党章党规, 并强调这是“正常教育”,“不是一次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018 年 10 月颁行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将这一要求列入“党支部的基本任务”。这些都为全党学习和遵守党内法规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提出了原则要求,作出了制度安排。但要真正落实到位,取得预想的成效,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来源:杨德山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浏览量:

更多文章

05 2022-01

党员干部如何增强党性?

党员干部除了要预防身体上的“亚健康”,更要警惕思想上的“亚健康”,自觉做到强健体魄,增强党性,确保身体和思想都健康无虞。
31 2022-05

展示空间设计应如何满足受众心理

正是因为展示空间设计在展厅建设中具有重大地意义和影响,作为从事教育主题展厅建设三月雨集团的一员,就更加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全身心投入每个项目的建设中,用发展的眼光,改变传统思维,立足于受众,适应受众心理,设计展示空间,以使传播获得最佳的效果。
08 2022-08

传承优良家风 涵养廉洁文化

优良家风中蕴含着廉以养德、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价值观念,对强化个人廉洁意识、塑造廉洁品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当注重优良家风的培育和塑造,把家风建设作为厚植廉洁文化的有力抓手。
24 2022-06

从国际视角看廉政文化的重要性

15 2022-09

“官德”的新时代内涵

主席总书记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早在2004年,主席总书记在《用权讲官德 交往有原则》一文中强调,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指出:“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品德作风方面的素养”。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主席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突出强调了官“德”的地位、作用。对于官德的作用,主席总书记指出: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并提出官德建设必须法德并举,为新时代官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25 2022-07

学习贯彻《北京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巩固拓展北京廉政教育地图

近日,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北京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指出,要守正创新,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廉洁理念,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巩固拓展北京廉政教育地图,创建廉洁文化品牌活动。
12 2022-08

纪严于法,到底严在哪里

从处罚角度来看,纪严于法至少严在以下层面:一是党纪处罚行为范围广于法律。党纪处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按照纪严于法原则,有些行为写入了纪律中,但法律中并没有规定。以遇危不救行为(即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为例,法律对此没有规定,但党纪处分条例在第九章“对违反群众纪 律行为的处分”中,规定出现这种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 党籍处分。二是党纪处罚起点数额低于法律。以受贿为例,2016 年两高司法解释将受贿罪的起点数额由原先的五千元提高到三万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低于三万元的受贿行为就一概不能作为犯罪处理,受贿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其他较重情节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而从党纪处分条例规定及近年来的处分案例看,党纪处分起点数额远 低于法规,或换句话说,党纪处分更看重的是违纪行为的性质、恶劣 程度、造成后果等。只要造成严重恶劣影响,就会受到党纪处分。
10 2022-03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24 2022-08

廉政教育基地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展览?

廉政教育基地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关于廉政教育鲜少有人给出明确的类型归类,部分学者将其归纳到纪念馆类型下的一个分支。
17 2022-02

让廉洁应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

清白高洁、一身正气即是廉洁。廉洁历来都是我们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廉洁是一种品质,来源于我们党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廉洁是一种操守,来源于我们党对人民和民族的忠诚;廉洁是一种情怀,来源于我们党对使命和担当的践行。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