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成分?

2022-07-12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传统文化

  主席总书记明确指出,“对中华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这里的限定词“优秀”不可或缺。进行这样的限定,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之,中华传统文化在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对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全盘接受、照搬照套,而应该进行历史地辩证地具体地分析,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成分呢?对此,主席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提炼和列举,比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道德规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国家治理的思想智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等解决当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的思想启示。
 
 

 

浏览量:

更多文章

12 2023-06

推进清廉村居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4 2021-10

守护好红色文化的精神与力量

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是新时代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
24 2022-04

让廉洁文化浸润我们心田

“文化沁人心,廉洁清风来”,厚植廉洁文化根基,不断增强吸引力、渗透力、影响力,有效传递反腐倡廉正能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实堤坝。
05 2021-11

党建引领办实事 筑牢党群连心桥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就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27 2022-05

全面从严治党释放“新信号”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坚持以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根本政治责任。

24 2022-02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
03 2022-03

让“廉洁意识”植入血脉灵魂

“廉者,政之本也。”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10 2022-08

把握加强党性修养的逻辑

主席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共产党人的终身必修课。
18 2022-07

用儒家廉德思想提升廉洁教育的文化底蕴

中国儒家廉德思想,在历来为从政者和教育者所重视,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廉政教育效果的期待越来越高,如何用传统的儒家廉德思想提升新时代廉政教育和展览的文化底蕴,是值得研究的时代课题。
27 2021-09

把反腐败成果转化成政法领域治理效能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严惩政法领域腐败的同时,坚持治建并举、标本兼治,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把反腐败成果转化成政法领域治理效能。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