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对展示效果的影响

2022-05-06 作者:柳夏 来源:三月雨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传播为媒介,以互动交流为手段,以多媒体装置为展陈方式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表现。对于展览而言,包括巨幕投影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展示、三维立体全息成像展示在内的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展览的展陈形式,增强了展览物品的可看性与直观性,其应用加快了科学文化教育的传播速度,使观众在欣赏展览的同时得以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更有效地达到办展目的。

新媒体艺术对展览展示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

新媒体艺术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人们的审美经验与审美知觉得到了重塑。新媒体艺术打破了传统艺术单一模式,全方位调动了身体的各种感觉中枢与器官,形成了多元、互相交织、共鸣和知觉新体验,这种认识和知觉的体验能够在根本上引起观者对思维的发散和探索,形成深层次的认识与判断,从而深化了展馆的教育功能。

展览空间主要包括与展览主题相关的展品(文字、图片)、展示辅助设备、陈设小品(场景设置)等,其中展品(文物)是展陈的重点,具有深厚的文化性和历史性。但是,传统的单一陈设和静置的文本展示方式,容易让观众陷入审美疲劳,产生倦怠感。而新媒体艺术的加入,观者与展品的关系也从“看与被看”的关系转变为更为深刻的交互关系。展陈空间通过物、空间与文化建构情境,参观者在其中接收信息,使二者产生关联并形成一个闭环。

展览中的信息传递激发观众的五感体验并形成感官刺激,比如,唤起观众的听觉,抑或是调动观众的触觉等,让观众通过知觉获取空间环境中的信息,并将信息内化成为自身的经验,通过知觉形成身临其境之感。

展陈不仅仅是静态的文字和实体,观众的体验也是展陈空间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艺术搭建起的智慧化展陈体系,从管理者的角度,有利于展物多功能展示、展物管理和保护;对观众而言,能够将自己更好的融入场景空间,接受到良好的参观体验,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二、有利于提升展览的审美价值

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展陈空间设计的情境营造,将设计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使观者沉浸于多维度时空,加深个体认知、丰富审美体验,从而达到情感与反思体验的作用。

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在新媒体艺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展陈空间生动形象的把美学价值展现了出来。精神是艺术的本质,而博物馆展览馆是艺术的承载体,展示设计中利用新媒体艺术,实现了时空转换,将观众的审美情趣融入其中,提高了观众参观时候的主动性,观众的体验更加具有交互性。虚拟世界的审美经验的神奇所在是将不可能存在于物理时空的虚拟景象变为观众的审美经验,而这种审美经验直接刺激了观众的感官,使观众的参观体验经验也因此丰富了许多。

将新媒体艺术整合进展陈场景,对于任何想象力的释放都意味着潜能巨大。在4G时代,我们在发明技术与科技,而在5G时代,我们应该将艺术与科技搭建重构我们的日常场景,这是因为视觉之于人类,是一种本性的感知,而对于潮的、酷炫的、可爱的视觉,年轻人更容易产生一种共情的心理。因此,在针对青少年的展览项目中,新媒体艺术的加持,更能引发青少年的观展兴趣,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新媒体展示手段区别于传统展示的独特魅力,新媒体艺术中的创新意识、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也对他们有所启发。

在三月雨设计的成都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中,便充分运用了新媒体艺术(技术)。这里有炫酷的基地实景,有生动的法治动漫、戏剧、实践模拟、IPAD手持终端互动知识讲授等多种学习体验,展览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与形象化的美感体验紧密结合,实现法治宣传、法治育人功能的双提升。

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展陈空间中运用新媒体,解放了传统意识,充分把展览传播文化、弘扬精神、普及科学的质料潜能挖掘出来,实现了观众各种精神力量的融合交织,观众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展。

浏览量:

更多文章

23 2022-08

忠孝之道与为官之德

主席总书记曾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小孝孝于家,大孝忠于国。孝为从政之本,孝与从政道德本来就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领导干部要模范践行孝文化,做孝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21 2022-04

“六个一”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六个一”为抓手,推动清廉机关建设往深里、往实里走。

01 2022-08

把握新时代作风建设着力点

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拉开全面从严治党序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树新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开创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新局面。
09 2023-01

周恩来: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周总理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一生,是矢志不渝追求革命真理、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他日理万机,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政治楷模。
20 2022-06

关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早期起,其就形成了发扬无产阶级积极进取、艰苦奋斗、自律诚实的良好作风。为促进中华民族在全球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取得自主权、立于不败之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着,处理好党内的腐败问题、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政党永葆活力的重要举措。早在国家转型初期,一些人存在腐败现象,使国民社会遭受了经济损失。腐败的根源不仅在于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我素养,而且离不开对腐败现象的监督、管理和处置体系的缺失。想要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加强对于党建的党风廉政建设,在党组织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将党风廉政政策落实到位,营造出党风廉政氛围,真正给基层带来有革命性的影响,使群众感受到国家对于腐败现象的零容忍和反腐败工作中不可动摇的决心。
14 2022-11

如何让教育主题展厅更好发挥教育作用

廉政教育主题展厅针对党员干部,以激励他们拒腐防变,清正廉洁,干事创业,勇于担当为指向,是三月雨公司的主营业务。我在三月雨工作也有五年之久,我认为如果从理论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想让这类展厅发挥教育作用,首先还是要基于已经成形的、已经固化的,甚至已经能够载入史册的一些文化或者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和提炼,以教育为目的,通过启发式,引导式甚至警示警醒,来发挥理论(文化)的教育作用。那么我所说的已经成形的、已经固化的,甚至已经能够载入史册的一些文化或者理论,主要就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内核,也是我今天要论述的三个点。
08 2022-08

2022 年政治监督工作的重点

2022 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战略部署, 对强化政治监督提出明确要求。
28 2022-06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优良家风建设方面有哪些工作亮点

新制定、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规定了“家风条 款”,要求领导干部做到“廉洁齐家”,家风建设由“软要求”变成 “硬约束”。
23 2021-11

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的生命所在,是我们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造千秋伟业的关键所在。
28 2022-06

管党、治党理论丰富发展脉络

我们党从执政初期提出“党要管党”到改革开放后强调“从严治党”,再到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化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理论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 
三月雨提供专业的党性文化展厅建设廉政文化展厅建设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军队文化展厅建设青少年教育展厅建设等各类教育展厅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首页
案例展示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400-088-1588
400-620-0369